痛风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爱心致残vhvoib0k [复制链接]

1#

“爱心”致残


今日中考带队,遇到一位陪考的家长,向我诉说其子如何不适应生活环境,让她操心。并且又反复地讲孩子的父亲如何不负责任,如何丢下她们娘俩,她如何如何地不容易……听着这个母亲的念叨,让我感觉似乎在听祥林嫂的呓语。除了心酸还是心酸!


            这个母亲的絮叨,让我想起这个已经辍学一年多的男孩子甲(为了不影响这个孩子今后的生活隐去其真实姓名名之曰男孩甲),中午看到他时感觉这个很乖僻的孩子眼中连当初那点个性都没有了,眼中充满了惶惑。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在溺爱中,缺乏是非观念,缺乏责任意识,唯自我意识独尊。当他们走向社会,遭遇坎坷后,当初那点个性(自信)瞬间荡然无存了。于是精神崩溃,萎靡不振,丧失了生活的信心。至此作娘的作爹的才无奈地到处诉苦喊冤。


            其实最冤的还是这个孩子。记得当初,这个孩子在考试时抄袭,监考老师没收了他的考试卷子。他竟然上去与老师抢卷子。班主任质问他说:“你也太猖狂了,考试作弊,还敢公然抗拒监考老师的处罚。”男孩甲的回答让所有在场的教师都没了话,他回答说:“那不抄我不会呀!”这个逻辑在所有正常的人看来,基本上会得出两种结论:一是这个孩子顽劣不堪,拿着不是当理讲;另一种就是这个孩子精神不正常,缺乏正常的思维判断。可是以我后来的观察判断,这个孩子精神基本属于正常。那么是什么让这个孩子能够有如此大的胆量,拿着不是当理讲?记得当初班主任质问他时,他的眼神里没有半点做错事的怯懦,反而是理直气壮。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能够在违背社会正常是非观念时,行为与精神上都达到如此高度统一,实在难以想象。这绝对不是一个顽劣所能全部诠释的。


            家妹是一位资深小学教师,在本地颇有点小名气。听到我的疑惑后,她判断这个孩子的情形是这样形成的。现在许多小学因为没有了升学压力,再加上缺乏科学的评价手段,对于教师的业绩考核方式便五花八门起来。因为教师晋级、福利待遇的差别都须要有一个衡量水准,传统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成了主要标准了。可是对于幼小的孩子的教育,所需要的并不是多么高深的知识基础,更多的是需要教育的方法。这包括对于孩子们心理与生理的深刻研究。然而在这方面,我们绝大多数的小学教师基本还是处于比较浅薄的层次上。除了沿用处罚、强制外,基本不存在健康的心理诱导与生理上的辅助调谐。同时家长们基于对孩子期望值的非理性增长与教师沟通能力的相对缺失,致使许多孩子丧失了健康成长的机会。小学教师们无法满足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非理性期望,只好采取非正常手段,在孩子们考试时告诉孩子们答案,有的老师甚至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抄。校领导们因为只是一种校内评价,便在人情与贿赂的影响下视而不见。


    本文已经分页:【1】23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