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位置,引发的一种急性和慢性炎症以及组织损伤。不少痛风患者血尿酸完全正常了,痛风还是会发作,这让他们感到很困惑。对此,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陈冬梅解释说,痛风的发作往往与患者的一些错误认知相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避免常见误区,远离痛风的种种侵扰。
单纯控制饮食
不能使血尿酸达标
痛风患者血尿酸升高,主要取决于自身代谢、外部饮食两大方面因素。自身代谢可简单理解为基因因素,体现的是机体对尿酸的处理能力,这是不能改变的主要诱因。虽然外部饮食可控,但作用十分有限。有研究证明,即便严格控制饮食,也只能让血尿酸水平下降12%至18%。所以,对于尿酸水平较高的患者,单纯饮食控制不能使尿酸达标,还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尿酸的药物。
提示:患者不要因饮食控制能效有限而大吃大喝,勿以“作用”小而不为。大鱼大肉等不良饮食习惯,极易引起尿酸强烈波动,尿酸波动也会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因此要坚持低嘌呤饮食。
血尿酸正常
不等于痛风不发作
通过有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血尿酸都完全正常了,为何痛风还会发作呢?实际上,不能简单地用血尿酸正常与否来判断痛风是否会发作。因为痛风的急性发作还会受血尿酸的波动、疲劳、运动后饮食控制不好等多重的影响。而且血尿酸正常后,痛风虽然还是有可能发作,但发作的次数将会明显减少。
提示:对于痛风发作频繁的患者,尿酸控制目标需长期低于微摩尔每升。
急性发作期
和缓解期的用药不同
有的患者认为第一次痛风发作不能用药,否则以后会反复发作,但躺在家中静养的结果却是肿痛持续加重。还有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单纯服用降尿酸药物,这也将导致肿痛的时间无限延长。
提示:痛风急性发作期,主要目的是控制关节肿痛,建议首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或者秋水仙碱;痛风缓解期,主要目的则是将尿酸控制在合理水平,预防或减少痛风发作。对于痛风频繁发作每年大于2次的患者,必须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
(晚霞报记者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