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远在多年前的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斯年代就描述过这种以关节急性肿痛并且来去突然的疾病。由于医疗水平的限制,当时认为是一种邪恶的液体滴入关节腔而造成了关节疼痛。数百年的观察中发现关节痛常在美酒佳肴后发作。吃喝玩乐是许多病人发病的诱因。生活条件优越者痛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古今中外历史上不少领袖、社会名流都饱尝过痛风的折磨,如:亚历山大大帝,法国国王路易七世、路易十四世,英国皇后安妮,美国总统富兰克林,我国元始祖忽必烈皇帝,宗教领袖马丁路德、约翰卡尔文以及著名科学家牛顿、哈维,英国大文学家米尔顿等都曾患过痛风。因此,人们曾认为痛风是“酒肉病”、“富贵病”、“帝王将相”病。一说富贵病,大家就会想起高血脂、脂肪肝等,然而近年来,痛风正在追逐一些富裕人家,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痛风以前多见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近两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的痛风发病率亦相应增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痛风的病因已十分清楚,它是因为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沉积而造成的关节炎。对人体新陈代谢中的物质代谢研究后发现,嘌呤代谢异常是造成血尿酸增高的直接原因。历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都是些生活富有者,荒淫无度的生活常常是他们人生追求的乐趣,殊不知丰盛可口的食物均含高嘌呤,大量的嘌呤分解代谢生成大量的尿酸并可以形成尿酸盐结晶,从而导致痛风。痛风是一组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的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结石和肾脏病变。痛风病往往首发于酒宴之后,常在半夜里突然脚趾关节剧烈疼痛、红肿发热。第一次发作侵及拇趾者占60%,也可累及其他关节并反复发作。患有慢性痛风的病人,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关节损伤、创伤感染、饮食不当等情况下都可诱发急性发作。中年肥胖的男性脑力劳动者痛风发病较多,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升高,女性多在闭经以后发生。当今人类处在21世纪的现代文明社会,物质生活水准的提高已超越帝王将相的时代,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已使得痛风不再是达官贵人的专利。痛风的发病与性别、饮食习惯、遗传等均有关系,高嘌呤饮食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当尿酸产生过多或因肾脏疾患导致尿酸排出减少时,再进食大量含嘌呤的食物,如超过了机体清除的能力,则引起血尿酸增高,进而形成尿酸盐结晶并沉积于体液和其他组织内发生炎症反应。动物的内脏、骨髓及鱼、虾、蟹、鸡、鸭等嘌呤含量都很高,酒精亦能诱导高尿酸血症。所以,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上述高嘌呤食物增多,患痛风的人也就不断增加。合理的饮食调理可减少食物性的尿酸来源,并促进尿酸排出体外,可防止因饮食不当而诱发急性痛风。但有嘌呤代谢紊乱的病人,极大部分是肾脏尿酸排泄障碍造成的,即使不吃(吃高嘌呤食物)不喝(喝酒)也会有痛风发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