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业务学习712痛风的饮食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痛风是由于尿酸过量生产或排出减少引起的尿酸堆积,尿酸结晶堆积在软骨、软组织、肾脏以及关节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酸增多,关节炎反复发作,关节强直或畸形,痛风结石。痛风是以血尿酸升高、关节炎为表现的古老的疾病之一;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嘌呤是核酸中的RNA及DNA进一步分解代谢后的产物,它主要包括腺嘌呤、鸟嘌呤、次*嘌呤、*嘌呤,其中以腺嘌呤和鸟嘌呤为主。腺嘌呤和鸟嘌呤分别与核糖和去氧核糖构成核苷酸。在一些酶的催化下即转变为尿酸,而*嘌呤为尿酸主要来源。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mg),尿酸主要由肾脏(66%)和肠道(34%)排出体外。

1.痛风临床表现

1)高尿酸血症(血尿酸男性mol/L或7.0mg/dL;女性mol/L或6.0mg/dL)。

2)关节腔内有尿酸钠晶体沉积,形成慢性尿酸盐结节瘤,形成痛风性关节炎。

3)发作时非常疼痛,是关节炎中疼痛最严重的一种,有时甚至连走路都有困难,但在疾病早期即使不治疗也会在数天内自然痊愈,来去如风,因此人们称之为痛风。

2.痛风与饮食因素的关系

1)食物中嘌呤的含量目前尚无很好的检测方法,各家报道差异较大。

2)含嘌呤丰富的饮食将引起小量的和短暂的血尿酸的升高,大约升高60-mol/L(1-2mg/dL)。

3)等热卡的不含嘌呤的食物7-10天将轻度降低血尿酸水平大约60-mol/L(1-2mg/dL)。

4)含嘌呤的食物和饮料。

5)酒类:以啤酒尤其明显,啤酒升高血尿酸的作用强于高嘌呤饮食。

6)饥饿:饥饿时,诱发痛风与血中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水平增加,导致血酮症,造成血清尿酸排泄减少,而使血尿酸快速增加。

7)大数据显示,剧烈运动是男性盒女性痛风患者发作的第三位诱因,突然受凉是女性痛风发作的第二位诱因,是男性第五位诱因。

3.饮食营养原则

预防痛风发作除药物控制外,还应注意饮食。低嘌呤饮食的母的就是减少外源性尿酸的来源,促进体内尿酸的排泄。最主要的膳食疗法就是“三低一多”,即“低热量、低脂肪、低嘌呤、多饮水”。

1)总原则是控制能量的摄入,保持体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肥胖者应节食减肥,体重减轻应以1-1.5kg为宜。

2)主食:米面搭配,细粮为主,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全天摄入以5-6两为宜。

3)限制肉类和禽类的摄入,为保证蛋白质摄入量,选用鸡蛋、牛奶、干酪等食物,鸡蛋最好选用鸡蛋白,全天摄入以2两为宜。

4)奶制品,奶是痛风患者最好的蛋白质来源,含有丰富的钙质,最好选用脱脂奶,也可饮用酸奶。

5)豆制品,限制干豆类食物摄入,如大豆、豌豆、扁豆等。偶尔使用全天不应超过10g。

6)蔬菜水果类: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可进食新鲜蔬菜g,水果g。但要注意避免食用含嘌呤丰富的蔬菜,如菠菜、菜花、菌类食物等。

7)食盐:宜少盐,每天食盐量不得超过6g.

8)食用油:每天以20g以内为宜,以植物油为主,限制动物脂肪,忌食动物内脏、肥肉、各种肉汤等。烹调以烩、煮、炖、拌等为好。

9)大量饮水:以促进尿酸排出,每天应在0ml以上。

10)食物选择:痛风急性期只能采用牛奶、鸡蛋(特别是蛋白)、精制谷类及嘌呤少的蔬菜,多食水果及大量用水;缓解期禁用肝、肾、心、脑、鱼卵及各种肉汤等,可弃汤食肉;限制性选用鱼、虾、蟹贝类、干豆类、蘑菇、芦笋等。

主讲:王佳珂

编辑:王佳珂编审:邓莹沛

医院营养科

医院营养科,在科主任领导下,专业技术人员7人,现开展住院营养支持治疗和营养咨询门诊工作。

住院部营养支持工作有营养筛查,营养会诊,肠内营养支持,营养宣教,居家营养治疗。肠内营养配制室成立于年,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不同病程制定个体化、合理化营养治疗方案,可配制20余种肠内营养制剂满足患者营养需求。

营养咨询门诊,成立于年9月,现与产科、生殖中心合作开展有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体重管理特色门诊服务;并开展慢性疾病、疾病恢复期、亚健康等人群营养咨询;提供人体成分测量、握力等肌肉储备情况评价、营养素摄入情况评价、血液营养指标评价等综合临床营养评价,制定个体化营养饮食建议及营养素补充建议。

有下列情况,建议您进行营养门诊

1: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厌食,经常感觉身体虚弱、疲惫无力亚健康状态

2.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肾病·、贫血、水肿,癫痫、苯丙尿酮症、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3.外科术后、肿瘤放化疗期间及康复期营养不良

4.慢性腹泻、便秘

5.备孕,妊娠期(妊娠期糖尿病)、哺乳期

6.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青少年营养问题

门诊时间:

下午:星期一、三、四、五(14:30-17:30)

上午:星期二(8:00-12:00)

联系

-

联系人:邓莹沛,李高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