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惊痛风杀手的数据时代 [复制链接]

1#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晶体性关节炎,其严重患者常常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等。痛风常与中心性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伴发。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有痛风患者近5亿人,我国血尿酸高人群达l.2亿人,这些均为潜在发病人群,其中痛风患者已超过万人,且正以每年9.7%的增长率迅速增长,痛风正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痛风以其发病率高,治愈困难,且愈后复反率高,患者疼痛无比,反反复复难于完全治愈,易致多种并发症产生,被列为20世纪人类十大顽症之一。

那么如此令人头痛的慢性疾病,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会引起怎样的后果呢?接下来让小编为你进行解读吧!

根据文献记载,痛风是一种古老的富贵疾病,而近些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也就提示着痛风的发作不仅仅是因为身体机能出现了问题,还跟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相关。

一、高嘌呤、高能量、以及酗酒人群,血尿酸比普通人群明显增高

据不完全统计,痛风初发病患者中,宴席不断者占30%以上。另外,常吃火锅并饮酒助兴的人痛风发病较多。这是因为富含嘌呤、高蛋白、高能量食品,在酒精的作用下可分解大量乳酸,乳酸能阻止肾脏排泄尿酸,使得体内的尿酸积聚,是诱发痛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二、“重男轻女”的病患比例

据不完全统计,约95%的痛风发生在男性,女性仅占5%,男女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女性体内的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其次,男性参加应酬的比例远比女性多,使得男性同胞们在排酸较小的同时,又通过饮食增加了体内的血尿酸含量,导致痛风患者主体直接偏向男性。

三、年轻化趋势痛风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0一55岁,据统计有60%以上的病人在这一年龄

段中初次发病,因随着年龄的增加,肾脏功能下降,影响尿酸排泄疾病增加,若摄人富含嘌呤、蛋白质及能量食物过多,就会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加,排出减少,总尿酸值扩大。由于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年龄在逐渐年轻化,30岁至40岁的痛风患者近年不断增加。

四、肥胖医院接收的痛风患者比例来看,我们会发现身体肥胖者痛风发病率高。据报道,痛风病人中60%-70%是肥胖型,而中老年的男性肥胖者更易患痛风,这跟人体机能下降也有关系。

五、遗传因素

痛风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据西方学者统计,父母或祖父母患痛风的后代中,痛风发病率50%~60%。

总而言之,血尿酸高、痛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及绝经期后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9:1,常见于长期超量食肉喝酒的人,特别是体胖的男性。有家族史占20%,全身运动少而又生活无规律、经常熬夜、饮水少等人群的血尿酸易增高而得痛风。

如此多的影响因素,也使得痛风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变得很棘手。

首先从血尿酸值来分析,正常人每升血中所含尿酸,男性为微摩尔/升以下,女性则不超过微摩尔/升,当男性血尿酸超过微摩尔/升、女性超过微摩尔/升以上时,称为血尿酸高。据《美国医学杂志》报道,如血尿酸值在_微摩尔/升时,经历5年即可有相当一部分人发生痛风,血尿酸值在微摩尔/升以上时,90%的人可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可见尿酸值是反映痛风的一个关键指标。

而痛风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如果反复多次发作,时间拖得过久,往往会引起关节强直僵硬或变形。尿酸沉积在骨骼、肌腱、软骨和滑膜上,可产生“痛风石”,如果不及时治疗,痛风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影响到其他内脏器官,比较常见的是肾脏,因人体每天的尿酸有三分之二是由肾脏排泄,尿酸含量增高,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此外尿酸的结晶不仅会沉积在关节中,也会沉积到肾脏里,形成肾结石,最终导致不可逆转的肾功能损害,连肾功能衰竭都有可能发生,引起尿毒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四分之一痛风病人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其中60%-70%的患者会因此而死亡,且痛风患者的寿命普遍比正常人减少10至20年。

在这个生活水平提高的时代,在这个痛风杀手的数据时代,我想不管是患有痛风的病人,还是没有痛风的人们,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及时为自己排查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良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里,小编祝大家都可以健健康康,一帆风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