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最“红”的岗位讲好“百年党史”!37位解说员成济南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展靓丽风景线
在开始“最后一场讲解”前,讲解员曹青青放下了习惯性握在手里的提示卡,流畅生动地完成了余字的讲解,获得了观展人员的一致称赞。“其实,这些文字和图片早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放下手卡,是想用这样一种仪式来做一下告别。”
随着“百年风华初心如炬”济南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展的圆满收官,包含曹青青在内的37位讲解员也于7月21日顺利完成讲解任务。在此前近一个月的展览中,他们凭借专业的讲解、端庄大气的仪态、富有感染力的笑容成为展区靓丽的风景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支表现专业的解说员队伍是临时组建而成的。他们中有31位是教师,还有6位来自于其他行业。在这些与解说有关的日子里,每个人都与主题展览、与党、与国家产生了奇妙的连接。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解说员团队,听一听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
2天背下多字解说词
对着空白展板一遍遍模拟练习
“太难忘了,可以说是终生难忘。”回想起6月28日开展时的情形,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大队辅导员贾义娜连连说。作为团队中年龄最大的解说员,她承担了开展当天“第一讲”的重任。为了在2天内背下16页的解说词,她一遍一遍磨词,连睡梦中都梦见飘过来的词。为了更好地传递情感,她在展馆一遍遍地走位直至深夜。6月27日,也就是开展前一天,她在展馆走位至第二天凌晨四点,短短睡了一个半小时后便重新返回展馆。当天上午9:00,她出色地完成了解说任务,得到了参展人员的一致好评。“当我听说大家给解说员打99.99分,并解释说扣掉那0.01分是怕我们骄傲时,心里激动极了。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从教师到解说员身份的转换,来源于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济南市教育局开展的“党的故事我来讲”活动。在这场活动中,31位教师从全市教育系统脱颖而出,加入了主题展览讲解员团队,其他6人则通过社会招募而来。为录好党史故事,他们精心研究了部分党史,有了基本的党史储备,但即使是这样,这场解说工作对他们而言仍是一场硬仗。
据济南市天桥区鹤琴英华幼儿园教师范文舒回忆,在开展前两天,他们收到了已历经三十余编修改的解说词,整场解说词足足有一万六千余字,仅她负责的篇章就有多字,用A4纸打印出来有17页。“第一反应是有点慌张,怕完不成任务。但想到这场展会的意义,就决定拼一把,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同范文舒一样,面对这一难题,所有解说员迎难而上,以高标准自我加压。背词时,他们以“绝对精准”的标准记下一个个会议名称、一条条重要政策、一个个党史故事;走位时,他们一遍遍斟酌笑容是否得体、情感传递是否饱满、站位是否恰当、肢体语言知否协调。
“在大家背词、走位的过程中,布展工作也在以倒计时的状态冲刺着。在展区的照片到位前,大家一直利用手中的效果图和路线图一遍遍走位,对着空白展板模拟练习。”济南传媒学校教师李晗表示。
正是凭借这种信念,37位解说员在短短3天内便已成长一支能打硬仗的硬核队伍。济南旅游学校教师刘莉深度参与了解说任务的筹备工作,也见证了这支队伍的成长。刘莉说,在最煎熬的备展期间,很多解说员在背词之余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考验,有的孩子在家高烧40度,有的收到了母亲确诊癌症的通知,有的家住在50公里外需要家人接送,还有的因痛风发作行走困难,但是没有一个人因为困难而放弃,也没有一个人因困难而退缩。“在这里,我看到了每个人努力成长的样子。”刘莉说。
而在济南市阳光小学大队辅导员李娜看来,备展工作带给她的不仅仅是压力,更是一种震撼。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对工作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的严谨态度让她深受触动。“从图片的摆放位置、解说词的修改,到服装的设计、礼仪的规范,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的斟酌。就以解说词为例,我们每天凌晨都会收到新的解说词。即使展会快结束时,解说词还在不断修改、标红。这让我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整个团队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每次讲解都是灵魂的一次升华
百年党史成为他们的“红色加油站”
本次主题展览占地平方米,分为“启航·初心笃定”“新篇·励精图治,建设家园”“创新·改革开放,振兴发展”“跨越·牢记重托,砥砺奋进”四个部分,并设有序厅、宣誓厅和尾厅。解说员们在短短3天内见证了“工地变展馆”的变化历程,也深深感受到了主题展凝聚起的“红色力量”。
济南一中教师焦婵说,每当她看到有老人拿着本子在认真记录时,看到孩子们眼睛里闪着光芒紧紧追随她的讲解时,她便深深地感觉到我们的民族是个有希望的民族,也深深感受到了信念带来的力量。至今,仍有两幅画面在她心中萦绕。“第一幅发生在抗美援朝的展柜前,一位老人站在那里久久凝望着里面的各种奖章。我听说,这些奖章全都是这位老人的。这让我有一种时空交错的震撼。第二幅画面发生在展馆出口处的党旗下,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观展后集体宣誓。他们庄严而神圣的表情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济南最美教师、济南特殊教育中心音乐教师王宁也参加了讲解工作。在讲解过程中,他收到了75岁老党员陈福彬老人为建党百年写的原创歌曲。讲解结束后,王宁与老人在展厅里合唱这首歌曲,抒发对党的热爱。
在这个红色展馆里,感人的事迹每天都在发生。讲解员们的内心也每天激荡着炽热的情感。
焦婵说,在一场一场的讲解中,那些文字和图片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令她忍不住一遍遍品味、回想。解说对她而言,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达,更是情感的交流与共鸣。“我意识到我不仅仅是一名解说员,而是一架历史与现代的桥梁。”
同样,济南市槐荫区青少年宫第一幼儿园教师武玉心说,那些党史故事好像都从墙上走了下来,变成了鲜活的画面,让她看到了每一次会议背后的惊心动魄,感受到了每一个革命先烈心中的信仰力量。这让她深刻地意识到,浓缩于展厅的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文字、一件件实物、一幕幕场景背后,是一百年来党领导济南人民英勇奋斗、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历经艰难险阻创造出的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长清区文昌街道办事处新屯小学教师孟德秀说,通过展览,她了解到新中国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是章丘瑞蚨祥供应的布料加工而成的,开国大典上的标语也与济南有关。这些都让她在讲解时内心增添了一份对家乡的自豪感。
而对于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教师刘天瑞来说,思政教师的身份让她对党史宣讲多了一层理解。“这段经历让我了解到,教科书上的一句话背后,是几代人的努力。每一点进步背后,都是无数人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出来的。教科书上的每一个数字都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段历史。”
据悉,本次展览使用了余张图片,其中近半数为首次面世的珍贵历史影像。这次展览的承办方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专门派人赴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学习,多次与党史专家、学者、市民座谈交流,充分挖掘相关史料。此次,报业集团还发挥记录历史的党报集团的资源优势,从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库中精选了一批珍贵的影像资料。其中“济南记忆”版块,集中展示了济南不同年代的大量历史照片,引发了许多观展者的共鸣。
解说工作成为人生“新起点”
愿做“红色事业传播者”,培养更多国之栋梁
“这将是我终生难忘的经历。通过这次讲解,让我意识到我不能仅仅做一名展览解说员,还要用一生去宣讲党史。”来自济阳区融媒体中心的刘晓玮说。
刘晓玮说出的是讲解员团队的心声。从录制“党的故事我来讲”,到承担解说工作,解说员们心中自觉升腾起责任感,将党史知识宣讲视为自己的责任。
李娜在休班时段积极带领学生观展,并叮嘱学生在每个展馆记住一个人、一件事儿、一次会议。“在观展过程中,我们巧遇了三涧溪村党总支书记高淑贞。高书记现场为孩子们介绍了她捐赠的火炬,并在总书记与她的合影前留念。那一刻,我感觉到这次展览是一种传承。我希望未来能持续做孩子们的‘红色加油站’。”
济南西客站广场管理处工作人员夏海乐曾是个对历史头疼的理科生,但在担任解说员期间,她不仅背诵了自己篇章的解说词、主动了解了其他篇章的历史,还把自己3岁半的孩子带来参展。“现在孩子跟我出门时,看到党徽就会激动地跟我说‘妈妈,快看,党徽!’。”
锦绣城小学教师徐靳带孩子们参展后,非常惊喜地收到几位学生发来的感受。她激动地说:“孩子们谈到了王尽美使用过的饭盒、‘四五烈士’刘谦初使用过的砚台,也谈到了感受父母的童年给他们带来的触动。二年级的孩子,写了满满两三页感想,这是我自己都没有预想到的。”而李晗与家人看新闻联播时,会忍不住对他们普及相关的历史和政策。“将党史刻进脑子了,每看到一个数字,都能想到它背后的历史,每看到一个政策,就能想到它的前因后果。”
7月21日是讲解员正式告别展馆的日子,但他们都将之视为一个新起点。武玉心陪同事参展后,又从第四篇章倒回第一篇章,边走边回忆回忆这些珍贵历史带来的触动。她细心收藏了本次展会的PPT,打算应用到日后的教学中去。济南外国语学校教师王沛在结束最后一场解说后回到展区拍照留念。作为大队辅导员,她将自己定位了“红色事业传播者”,她表示,将继续带着团队带来的温暖力量、工作精神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培育新时代好少年而努力。
贾义娜将在暑期后担任学校新启动的校史馆的讲解工作,将自己的讲解经验应用到学生培养中去。长清湖实验学校教师孙伟则表示,加入讲解团让他受益良多,在未来的教学中,他将结合自身道法学科的优势,用鲜活的党史故事引发与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党的精气神。同样,刘天瑞表示,将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借助“情感的共鸣”来替代“知识的传授”,她的教学目标也从“知识传授”提升为“培养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重任的国家栋梁”。而焦婵则计划借鉴讲解员模式,让孩子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多讲一讲,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在讲解过程中,范文舒更是坚定了自己入党的信念。近期,她将正式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这正如留学生讲解员盖艺丹所说,在走上讲解员的岗位前,37位讲解员的个性不同、职业不同,对党史的知识储备也不同,但一场展览将大家汇聚在一起,让大家的情感与祖国和党的联结更加紧密、归属感更加强烈。“这是一种深沉的幸福,你甚至察觉不到这是因为哪一件具体的事件而发生的,但想到祖国、想到党,我们明白这份感情已更加深沉。”